我的著作


【 醫師V.S.患者,誰有問題? 】

作者:張文華
出版商:華成圖書
出版日期:2011-03-01

博客來 GO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壹、引言:

貮、患者的心態: 

(一)不是我-----鴕鳥心態、逃避遺忘

1.鴕鳥心態的代價
2.小心眼的大男人

(二)不會是我-----得過且過、敷衍應付

3.老菸槍的夢魘
4.輕忽肇始,遺憾結局
5.多關心自己一點吧
6.拆穿奸巧的糖化血色素

(三)為什麼是我-----怨天尤人、自我放逐

7.李董的抉擇
8.歐巴桑的笑與淚

(四)都是他-----錯誤認知、不當歸因

9.對話與真象
10.醫師與電器技工
11.E世代的痛風忍者
12.老伯的服藥哲學
13.個性決定命運

(五)他說的-----道聽途說、沒有定見

14.要命的好意
15.傳統與現代的是與非
16.是誰在濫用抗生素
17.吊大筒,病好的比較快?
18.如果真的有神明
19.阿彩的幸福天堂
20.類固醇與肉舖老闆的大刀
21.誰之過?
22.愛之適以害之
23.來一客快篩,不加疫苗

(六)他不行-----缺乏耐心、欲速不達

24.造物者的責任
25.遲來的診斷
26.講求速效的就醫迷思

(七)我不要-----諱疾避醫、延誤病情

27.不容觸碰的隱私
28.灰姑娘的趾甲
29.都是愛愛惹的禍?

參、醫者的自省:

30.感性與理性的對白
31.硬性決策 軟性微調
32.寧遵醫理,不通人情
33.超空間中的頓悟

肆、醫病互動的因果輪廻:

34.勝了SARS,敗給流言
35.醫病互動的因果輪廻

伍、後記


醫病是同心協力的戰友

劉秀枝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很高興張文華醫師在忙碌的看診之暇又推出一本有關醫病關係的新書。上次閱讀他在2010年2月出版的《健康100問,不可不知的錯誤觀念》時印象就很深刻,非常認同他為100個常見醫療問題提出正確的健康觀念與思維。此次新書《醫病之間─面對疾病時該有的心態》更進一步的闡述醫病關係,而且不僅提供病家許多寶貴知識,也對醫師看診時的心態有詳細的剖析與自省。

因為是在第一線工作的家庭醫師,需面對不同科別各式各樣的疾病,以及不同背景的病人,累積了多年的行醫經驗,使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寓教於病例,書中處處可見張醫師對病家的苦口婆心和循循善誘,以及悲天憫人的胸懷。

張醫師的文筆流暢活潑,每篇文章的標題生動有趣,所舉的例子都是常見的疾病,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加上人物的對話鮮明,因此覺得很熟悉、親切。例如一看到「類固醇與肉鋪老闆的大刀」、「灰姑娘的趾甲」和「來一客快篩,不加疫苗」等的標題,就忍不住要翻開書來看個究竟,接著就會被一個接一個的精彩診間故事所吸引,而不自覺地讀完整本書。
本書在每個案例之後都提供衛教知識、正確的就醫觀念和醫者的感言。例如在「拆穿奸巧的糖化血色素」這篇中,深入淺出地把糖化血色素的由來與臨床意義說得非常清楚。「吊大筒,病好得比較快?」中不僅說明水分和熱量補充的算法,而且明白的告訴大家點滴注射在什麼情況下是必要的,什麼情況反而是不適合的。

我特別喜歡張醫師在診間所悟出的人生哲學。面對一位因罹患高血壓而忿忿不平且不肯好好服藥的大男人,張醫師說人是生而不公平的,比如你有遺傳性的高血壓體質,我就沒有;如果你再早生個50年,就注定要比一般人少10-20年的壽命,因為以前沒有這麼多有效的藥物可以控制高血壓。但老天雖然讓我們生而不平等,醫療科技和藥物研發卻正努力在填平這之間的差距,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善用它了。所以轉個念,換個心態,就變得海闊天空,也能好好的接受疾病並配合治療了。

當醫師沒把疾病診斷出來,難免被病人回來怪罪。其實,這並不是基層醫師的診斷能力較差,也不是基層醫師的檢驗設備不足,主要是因為基層醫師所面對的常是疾病的初期,病情尚未明朗化,較不易診斷之故。「觀察」或「追蹤」是最好的診斷工具之一,所以當病情沒進步時,不是立刻換醫師,而是應該回診,以幫助醫師修正診斷,這是多麼重要的觀念啊!
許多醫院都以績效掛帥,醫師們為業績疲於奔命,而健保並沒有對醫師的診間衛教提供給付,因此我特別敬佩張醫師願意在診間花時間對病人一再的勸說,甚至旁徵博引的讓病人聽了信服,更高興能撰文成書。相信這本難得的好書,不但可以嘉惠大眾,更能促進醫病關係的和諧。正如張醫師所說的「醫師及患者應該是協力共同打擊疾病的戰友,而不是拔河繩兩端互相拉扯的敵人」。


作者序

身為一個開業醫師,每天都得忙於門診。雖然休閒時間並不太多,我還是托華成出版社之福,斷斷續續地出了三本書。今年春初,華成主編來伊媚兒邀約寫第四本書。在內心狂喜的當下,我還擺酷地回媚兒說:「應該沒問題,給我一個禮拜的時間,讓我慢慢構思一下要寫什麼。」

其實,早在華成的這次邀約之前,我內心已蠢蠢欲動地構思這本書一段時日了!對不起,主編!我不但沒有對你掏心掏肺,還耍了一點小小的心機。只因為我一直很想寫這本書。

我寫書的一貫動機是,希望或多或少能幫忙在醫病之間建構起溝通的橋樑。因此,我的前兩本書《抓出全家人的毛病------家庭醫師guide》及《健康老人------銀髮族的生理、心理、疾病》,目的在促進醫療知識的了解,及建立疾病的預防觀念。第三本《健康100問------不可不知的錯誤觀念》則立意在矯正常見的錯誤醫療觀念。

但是,有了足夠的醫療知識,建立了疾病預防觀念,也轉正了錯誤醫療觀念之後,醫師和患者之間不見得就從此合作愉快。因為,事關己則亂,有時在面對疾病時的心態及行為模式才是問題的真正根源。

基於共同對抗病痛的目的,醫病之間的合作本來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事實上衝突是或暗或明地經常在發生。衝突的根源除了來自於醫療知識認知上的差異之外,還有一大部份來自於立場及心態的不同,而心態的不同可導引出種種千奇百怪的行為模式。因此協商和折衝就常常變成順遂醫病合作的必要過程。

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利用第四本書來探討患者在面對健康及醫療問題時該有的心態。感謝華成主編認同我的想法,讓我真的有了這個機會。

在這本書裡面,除了探討患者面對疾病時的心態之外,我也試著去探討醫師在面對患者時的心態。雖然是由身為醫師的我來為文,但我希望盡可能地跳脫醫師本位的主觀認知,試著以第三者的眼光來評估醫病之間的合作、衝突、及協商。把醫者和患者拉到同等的地位來觀察。但是,人畢竟是人,我想我一定也很難完全跳脫自我的主觀認知。因此,文中若有偏頗謬誤之處,仍請讀者們不吝指教。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前輩劉秀枝醫師。劉醫師是前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任(目前仍為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及台北總特約醫師),為台灣醫界腦神經內科的權威,著作頗豐,一字千金,竟然肯為我這個從未謀面,而且名不見經傳的晚輩網友寫推薦序,實在讓我受寵若驚,感激涕零。有了劉醫師的推薦序,想必將為我的這本小書增添蓬蓽生輝般的光彩!

劉醫師,再次謝謝您!


保健舖主編序

到底誰有問題?

諺語「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說的就是變幻無常的人生與天氣。天氣,我們已經習慣交給氣象局,生活的行止或作息,就依賴氣象播報,偶有不準失誤的地方,便大聲責罵,怨聲載道,但氣象局不是神,難以百分之百掌控風雨雲霧的變化;同樣的,人的生老病死,也無常的很,有時候一場意外,瞬間便奪走了許多活蹦亂跳的生命,或有時候病痛來襲,便打亂生活常軌之作息,這時候,醫生便成了我們信賴的神,生死由他!

然而,醫生也不是神。偶有「馬失前蹄」或「措手不及」的狀況發生,便易引發醫療糾紛,引起爭論,常常各說各話,互相指責,這樣的醫病關係,到底誰有問題?重大的醫療糾紛,有待檢察官的調查和釐清,我們無法置喙;但是生活中常有的小病痛,醫生與病人之間,也常演出「諜對諜」的疑猜與不信任,致使病症難以痊癒或加劇;如此狀況,又是誰的問題呢?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華成圖書再度邀請張文華醫師撰文書寫《醫師V.S.患者,誰有問題?》,以真實事例,從各種狀況、角度切入去談醫師與病人的關係,雙方又該如何合作?張醫師開宗明義就說醫病要合作無間,才能共同對抗病痛。但事實上,醫病之間的衝突卻或明或暗地經常發生。而衝突的根源,一大部分來自於病患立場與心態的不同,從而導引出千奇百怪的行為模式。

譬如諱疾避醫,使病情擴大而難以收拾;譬如心存僥倖,偏偏病魔就是會找上門來;譬如一知半解,懷疑醫師的專業而自動停藥,致使病症難以痊癒;又譬如急性疑猜,不停的換醫就診,反而無法周全、延誤病情等等,諸如此類,好像我們自己也偶爾會上演這樣的情境劇。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以正確心態面對疾病,相信醫師的專業,才能確保診療品質,呵護自身的健康!

難得的是,這樣嚴肅的問題,張醫師卻以幽默、詼諧的文筆,輕鬆道來,讀來全不費工夫。張醫師真是書寫的能手,像「一大早,一對40歲出頭的男女走進了診間。男的高大魁梧、滿面通紅,女的卻瘦小蒼白。兩個人站在一起有點不太搭調,不過從他們的互動上看來,應該是一對夫妻。看病的是老公,老婆來陪診,老公在前,大刺刺的推門進診間,老婆躡手躡腳的跟上,順手接了老公推開後彈回的門,並輕巧的關上。」這樣生動的描寫,簡直是小說手法。如果張醫師棄醫從文,應該會是一個文學家。

還有,他善用情境,以小說的手法敘述病例,如「老菸槍的夢魘」、「李董的抉擇」、「歐巴桑的笑與淚」、「阿彩的幸福天堂」等,令人反思;他也善用譬喻,如「醫師與電器技工」、「類固醇與肉鋪老闆的大刀」、「來一客快篩,不加疫苗」、「灰姑娘的趾甲」等,比喻恰當,生動風趣,宛如孟子舌戰王侯的機鋒,犀利準確,令人莞爾、印象深刻。

看他的文章,應該可以想見張醫師在診間面對病患的幽默風趣,行仁心醫術於談笑風生間,化解病患的尷尬,使病患樂於配合醫師的診療。所以,這樣的書,由張醫師來寫再恰當不過,可說不作第二人選。是故,特為之序,樂於推薦給讀者。

                                                       主編  洪文慶